一旦德军攻占了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则意味着此时的德军向北可以直接进攻莫斯科,向南可以出兵波斯湾。
此外,斯大林格勒控制区域的粮食、煤炭、石油等诸多资源,将会源源不断地给德军送去。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2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重要转折点?那是因为这场战争只能赢不能输。
对于这两个国家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个样子,万幸的是最终获胜方是苏联而不是德国。
先来看一下斯大林格勒的地理位置
首先如果我们能够拿出世界地图的话(二战时期的世界地图最佳),斯大林格勒的具体位置应该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
在这里有着60万左右的居民生活,在第2次世界战争之前,谁也无法想到,仅仅几天的功夫,斯大林格勒就成为了最前线。
而斯大林格勒未来的命运如何,似乎已经不能掌握在斯大林格勒的原住民身上了,而是苏联和德国两个庞大的国家所展开的一场1V1的决战。
斯大林格勒有着两个重要的点:
第一,战略位置。
我们先来看一下,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和苏联南方铁路交通枢纽和重工业城市。
至于斯大林格斯大林格勒有着什么特产的话,有但是不多,不过却样样重要。
比如拖拉机,斯大林格勒是有一个专门的拖拉机厂(大家不要笑,这是真的),而且这个拖拉机厂的产量占到了整个苏联的一半左右。此外,斯大林格勒本身还扮演着煤炭、粮食等诸多重要物资、重要产区的角色。
那么我们来画一条线,那就是乌克兰--斯大林格勒--苏联中央地区,当我们把这条线画出来之后,就很容易发现:
在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之后,斯大林格勒直接成为了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和交通的重要枢纽。
如果大家听过这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话,就不难发现:此时的斯大林格勒就是罗马,而斯大林格勒也绝对不可能、不允许被德军丢抢去。
如果我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
在即将发动这场进攻之前,希特勒就曾经对保卢斯将军说过这句话,这也足以见得希特勒对斯大林格勒这个地理位置极度优越的地区,早已垂涎许久。
德军为了此次战争所做出来的准备
德军的目标是,最终歼灭苏联红军残存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
这句话我摘抄自1942年4月5日希特勒发布的第41号战争指令,而在此之前德军为了拿下斯大林格勒,究竟做了哪些准备呢?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一场轰烈的征兵行动已经开始。
在正式开打这场战争之前,德军筹备了很多的部队,这些部队不管是仆从军也好,还是德军的原本部队也好,只要能用到全都给拉过来。
一共获得了52个师,而这些部队将会通通堆到那场战争里面去,这其中我们来说一下比例: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斯洛伐克和西班牙分别征召的数量是27个、13个、9个、2个和1个。
第二,南线兵力进行重组。
德军尽管在第1年进攻苏联的时候,取得了极大的战争优势,但是在此之后的漫长的纵深区域里面,德军并没有抢到太多的便宜。
而这个时候如果发动猛攻的话,就必然需要将部队重组,所以希特勒直接取消了南方集团军群的番号,并且重新组建了A、B两个集团军群。
第三,总兵力达到了极其可怕的高度。
关于AB集团军我原本想介绍一下,但发现AB集团军的总长官已经换了人了,此外AB集团军内部又异常复杂。
如果讲的话,没有两三章节是讲不完的。我们单纯地看数量好了,兵力当中有60个德国师,其中坦克预计在1200辆,各种大炮预计在17000门,作战飞机预计在1640架。
1942年8月转折点的开始
为什么说1942年8月是转折点的开始呢?因为德国在这一年的1月直接将部队推进到了斯大林格勒,而与此同时,真正紧张的除了德国之外,还有苏联。苏联红军的最高统帅也正在加紧准备1942年夏季战役。
苏联方面也预判了德军的可能方案,按照苏联部队方面来看,德军的意图很有可能会在莫斯科方向和南方发动大规模进攻。
而第6集团军的步伐放慢,又给了苏联红军一定的战略缓冲和准备,在之后的一系列的碰撞,让苏联红军慢慢意识到了德军的意图在哪,进行大规模战斗呢?答案就是斯大林格勒,于是此时的苏联红军也决定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坚守,一场硬碰硬战争正式开始。
在1942年的8月5日,苏联红军方面决定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成了两个方面军,分别是东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此时苏联红军的最高统帅是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但是不用担心,用不了多久之后,将会有一个新的人物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帅,他是谁呢?答案就是朱可夫。
以至于后期形势异常严峻,德军的第6集团军右翼和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左翼取得了联系,并且出动了2000架次的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疯狂的轰炸。
斯大林这边也意识到了斯大林格勒的严峻程度,于是不久之后朱可夫又被任命为最高副统帅,同时调拨了第二十四、第六十六以及近卫第1集团军开始奔赴斯大林格勒。
此时的朱可夫可谓是压力山大,上面有着领导的催促,而对外有着德军一系列的精锐。但即便如此,朱可夫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1942年9月5日,天刚亮,朱可夫就直接将三个新锐集团军投入到了反击战役当中,但是这一次反击战役因为太过仓促,并没有取得既定预期。
但即便如此,当天晚上的时候,斯大林给朱可夫发布命令,命令他继续冲击。
有客户刚发了工资,正准备给房东把租金转过去,微信转账界面就提醒被限额了,每天的额度只有500元。
于是在9月6日的时候再次进攻,再次失败,9月10日的时候再次突击再次失败,9月12日的时候没有突击直接撤退,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
后面的内容就不多讲了,太过琐碎,在当年的9月9日,希特勒进行了一次新的职务任免,而这个时候新上任的长官也就是克莱斯特发现:尽管非常努力地把部队往前推进,但依然寸步难行。而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缺乏燃油。
可以说这场战疫从最开始打到了现在,几乎都到了精疲力尽的状态,谁能够坚持下去那也就是一锤子买卖了,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
于是在不久之后,准确地说也就是隔上个一两天便爆发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当中的巷战。
同样的道理,前面的战争不做叙述,因为实在是太过繁琐了,而且涉及到了不同的部队。
如果把这个东西给大家拿出来的话,恐怕第一时间所有的人就都蒙圈了。
我们来讲9月16日的这场战争和9月25日的这场战争,9月16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苏联的近卫第13师渡过了伏尔加河,进入了斯大林格勒,并且向德军发起了反向冲击,争夺了高地。
在这中间,关于一个高地的争夺,往往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一天两天甚至一周两周,比如著名的第1火车站,这个第一火车站的争夺就达到了一周左右。
但是当这一切慢慢的发生了一场军事以及综合实力的碾压,那就是1942年的9月25日,在9月25日这一天,德军占领了市中心。
紧随其后的9月27日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是在9月29日的时候,又被苏联红军夺回。
而在这场战争当中有一座顽强的堡垒,我们称之为巴甫洛夫大楼,在这栋大楼里面,曾经有6个人坚守了58天。遗憾的是这幢大楼因为战争的原因,最终所剩无几,而在21世纪的今天仅剩下一堵墙还留存着。
眨眼之间就来到了42年的10月份,在这一个月里面在这仍然没有任何花样,就是一个房屋、一个房屋的战争,一个桥梁、一个桥梁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当中有一句名言,我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这句名言,虽然听起来搞笑,但却是战争当中最为惨痛的一件事情,那就是:
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
斯大林也直接对外表示,每只要有苏联军人,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成为敌人攻不破的堡垒。
那这个时候有人就问了,不就是斯大林格勒吗?不就是一座城池吗?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再重要,大不了就不要了呗,我去其他地方行不行?
答案是行,但也不行,为什么?因为斯大林格勒早已经从之前的军事意图变成了政治意图,占领斯大林格勒对德军的精神慰藉将会达到极大值。同样的,苏联如果能够守住斯大林格勒,对于己方士兵的精神慰藉也是极大的,这是一场关乎所有士兵荣誉的战争。
第2年1月30日的转变
德军慢慢的处于极大劣势,而在这劣势的背后似乎又有着更多的战略危机,希特勒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决定授予保卢斯德国陆军元帅,而之所以授予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鼓励其继续抵抗。
但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德军抵抗不了了,苏军的优势越来越大,德军的劣势越来越大。
并且苏军慢慢地把德军包了饺子,所以我们不难从另一层来解释希特勒给保卢斯这个元帅军衔的含义,那就是在适当的时刻或许可以以身殉职。
而保罗斯也明确回复希特勒,第6集团军忠于自己的誓言,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极为重大的使命,中间的话省略若干。最后一句那就是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怎么样?这句话听了之后是不是有点热血沸腾,但是保卢斯说完这句话之后,也仅仅就是说完了这句话而已。因为在当天苏联红军攻入德军设在百货商城内的司令部时,保卢斯直接选择了投降。
顺便再说一个小彩蛋吧,这一次战争俘虏的德国将军达到了22名,这件事情对希特勒以及整个德军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保罗斯,从德国尤其是从希特勒的角度来看,保罗斯差一步就要跨入光荣的殿堂,但是他还是选择了退却。
这场战争参战双方的兵力:
德国为200万人左右,苏联为300万人左右,伤亡情况纳粹德国为150万左右,苏联为200万左右。
中间经历的种种我不想多说,但是用一句话可以来形容,那就是客厅打完了就要上厨房去打,究竟是什么样的战争能够打到这么白热化?
有人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当中,只要你三天不死,你就能够当上长官,这句话是真的吗?
无从查证,但是从战争的惨烈状况来看极有可能,因为这是一场拼了命的战争,双方不计任何代价,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上。
一支部队没了,另一支部队上,简而言之一定要把对方打倒、打垮。而在比拼意志这一方面,德军明显逊色于苏联红军杠杆10倍炒股平台,也正是因为这一明显逊色,给后期的德军失败埋下了伏笔。
朱可夫斯大林格勒苏联希特勒德军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